【帶魚家族】 白帶魚、油帶魚
餐桌上的常客
帶魚是台灣周邊海域常見的洄游性魚類,也是家庭餐桌上和自助餐店常見的食用性魚種,扁扁長條的身形,一般都是切段取塊,抹上太白粉丟入油鍋酥炸或乾煎食用,細緻的肉質無小細刺,是老人、小孩喜愛食用魚種首選。
白帶魚有著成群垂直洄游的習性,白天在海面下深處休息,夜晚則會成群巡游到表層水域,因此用漁網捕獲時,通常是在夜間或清晨作業,且多可捕獲到一群而非一隻。在七星潭定置漁場這邊,常聽老一輩的漁人說「水要是濁,才抓的到帶魚!」
台灣沿海的「帶魚家族」主要有兩種魚種,他們分別是白帶魚及油帶魚(見下圖),由於外型相近,所以常常會誤認。但這幾種魚種,不論是在口感、價格上都有差異,接下來,就讓我們一起來好好得認識台灣沿海常見的「帶魚家族」!
大家一起來找碴
A.日本帶魚(白帶)
魚種價格:◼︎◼︎◼︎◻︎◻︎
身體特徵:眼睛虹彩白色、背鰭呈白色、體型偏細長、尾鰭較長
肉質口感:屬白肉,肉質Q彈
烹煮方式:酥炸、乾煎、煮湯、鹽烤
B.南海帶魚(油帶)
魚種價格:◼︎◼︎◼︎◼︎◻︎
身體特徵:眼睛虹彩白色或淡黃色、背鰭呈淡黃色、體型偏胖短、尾鰭較短
肉質口感:屬白肉,肉質細緻(綿綿)
烹煮方式:乾煎、煮湯、鹽烤
相關醫學調查資料顯示,帶魚家族的魚皮銀粉,含有較多普林,有尿酸血症、痛風患者不可多吃,烹煮前可用菜刀或湯匙,將魚皮上的銀粉刷洗去除,但白帶魚的魚肉,脂肪、熱量含量低,膽固醇含量也不算高,可適合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。
一般市場上,通常帶魚魚身寬度(常以幾指手指寬作單位),越寬價格越高,其中,若以同樣寬度及體型大小相較,油帶魚的價格會較白帶魚的價格高,但這兩種帶魚的口感各具特色,各自有喜歡的擁護者,下次有機會,自己可以到市場或漁港繞繞,考驗一下自己也考考魚飯,辨識帶魚的功力。
延伸閱讀
◉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【看啥小魚可以吃】幽藍深海的獵食者:白帶魚: http://www.kuroshio.org.tw/newsite/article_02.php?info_id=200
◉台灣環境資訊中心【永續海鱻食堂】大太刀變小皮帶-白帶魚興衰錄: https://e-info.org.tw/node/2001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