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面上販售的魚兒百百種,有大有小、琳琅滿目地陳列在架上,大魚擺上桌多人分享澎湃、小魚適合一般家庭一餐的份量,消費者各有喜好。但如果從「海洋永續」的角度來看,我們可以怎麼選購呢?
對海洋來說
在食用上,較建議食用位於食物鏈-能量金字塔底層的魚種,對海洋資源的影響較小。以食物鏈-能量金字塔(Ecological Pyramid或Trophic pyramid)來看,愈位在金字塔頂端的魚類,體型一般較大也較長壽,數量相對於食物鏈-能量金字塔底層的魚類較少,成長到具有生殖能力,也需要花費較長時間;而食物鏈底層的魚種大多成長速度快、數量相對較多。
對消費者來說
從人類「健康」的角度來看,選擇食物鏈-能量金字塔底層的魚類食用,較為建議。位於食物鏈-能量金字塔頂端的魚種,需要食用的數量較多,食物來源也較廣,因此相對的,魚體內較容易累積及殘留毒物及重金屬,若人類長期食用這些魚類,將可能造成有毒物質及重金屬累積於人體內。
大多數食物鏈-能量金字塔底層魚種,不但生長時間短、數量較多、重金屬累積的含量也相較頂端的魚種少,人類選擇食用底層的魚種,不僅是為自己的健康把關,同時也對海洋資源影響比較小,可謂一舉兩得!
延伸閱讀
◉台灣中央研究院【台灣海鮮選擇指南】: 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/seafoodguide/index.html
◉海鮮的選擇指南:海洋由消費者自己來救 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/chi/article/a34_m.ph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