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地介紹

【網開一面】定置漁法原理

產地介紹
張貼人:網站管理員公告日期:2020-11-27
【網開一面】定置漁法原理




漁網設置

如何在無邊無際的大海找到魚群?又該用什麼方式才能捕獲?這是一門專業的學問,來自許多漁人經驗的累積與傳承,如果不是對海洋環境有深入的瞭解,如果不是對各種魚的習性有所掌握,茫茫大海又怎能有所豐收?海灣中定置漁網的設置,正是百年來漁人智慧的展現,目前有三家定置漁場共設置了五組定置漁網,放置在水深一百公尺內的沿岸,每組網具的面積約兩個四百公尺操場大小不等,因網具所在的海底地形與海洋環境有所不同,網具的設置與規模也有些許的差異,但捕魚的原理都相同,主要是將網具固定放置在魚群會經過的魚道上,再配合魚類的生態習性設置,屬於被動捕撈,等待魚群誤入其中。
 

圖、花蓮七星潭定置漁法捕獲方式示意動畫圖

漁法原理

之所以名為定置漁網,就是一種固定在海中的網具,網具的下方有石碇,上方有浮球,藉者兩者一沉一浮的力量撐起整組網具,主要的大架構有垣網、運動場網和箱網,垣網主要功能是攔阻,使魚群能轉向入網,入網後的運動場網是較大的空間,主要是緩和魚群,避免產生入網後的壓迫感,之後再隨著海流將魚群帶入箱網,而在箱網的魚群才可能是漁人最終能捕到的漁獲,就像一座海上大迷宮困住魚群於其中,並非以餌料誘捕,且網具的所有出入口都是開放式的,因此魚群雖然入網卻也可能再次的游出網外,可進可出的網具如網開一面般,只能守候無法強求!
 


圖、七星潭定置漁法不同部位漁網展示說明


研究與保育

除了網開一面的設計,不同結構網目的大小也有差異,最外層的垣網網目大於一尺,三十公分以上寬的網目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,ㄧ般餐桌上常見的整尾魚都能穿越其中,只因垣網的功能不在捕捉,而是造成攔阻使魚群轉向,運動場網的網目則約五寸大小,只有到了箱網的最末端網目才是較小的一寸半,整組網具從外到內網目從大到小,唯有箱網最末端才是漁人收魚作業的最後區域,而此時則是另一個研究與保育的開始,對於保育類或瀕危的魚種,都可即時的釋放或和學術單位合作做標識追蹤研究,因此種漁法能捕捉活魚的特性,讓它成為海洋永續與保育的最佳助手!


圖、花蓮七星潭定置漁場活體魚類放生紀錄(花蓮東昌定置漁場黃建衛先生提供)


海面上的浮球點點是我們眼中的定置漁網所在位置,在漁人眼中卻是網形是否正確與海流變化的判斷依據,如迷宮般的網具,看似簡單卻蘊含許多科學原理,而被動式和捕撈活魚的特性,在利用海洋資源的同時也留下了一線生機!
 

326_d611f7ce.png
圖、七星潭定置漁法海面浮球點點
最後修改時間:2023-06-16 PM 4:18

0910-443-888
客服專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