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東方齒鰆】煙仔虎、梳齒
第一次就看上眼
陸地上常以植物的新芽嫩葉和滿園的花香作為春天的象徵,大海呢?對東部花蓮海域來說,春天的使者非東方齒鰆莫屬,雖然其他季節也會有他的蹤跡,但春天可是他們大量湧現的時節,也是和他們見上一面的最好時機。
他和常見的洄游性魚類一樣,擁有黑白色系的裝扮,深藍色的背部,銀白色的肚子,流線的身型分叉的尾鰭,看似平凡無奇,但你很難不被他背上的黑色條紋所吸引,那是他的代表特徵之一,因此就算他和鰹魚家族的體型顏色都很相似,但從那背部迷人的深色線條,一眼就能辨識他是東方齒鰆。
除了身體的顏色和線條,粗壯的體型加上大口,讓他在眾多魚群中顯得格外有氣勢,仔細觀察,會發現他擁有一口銳利的尖牙,被叫做「梳齒」或許和他整齊排列如梳子般的牙齒有關,尖銳的牙齒是獵捕小型魚類的最佳利器,其中包括俗稱煙仔的鰹魚,也是他追捕的對象之一,因此他也被稱作「煙仔虎」。不同的地方或許給他不同台語俗稱,但就他的中文名裡有個鰆字,恰巧透漏了他洄游台灣周邊海域的季節,當陸地上春暖花開時,從大海裡傳來春天訊息的便是東方齒鰆。
餐桌上的你
東方齒鰆的體型不算小,市場上大都會分切出售,輪切的魚片適合乾煎或醬燒,若取去刺菲力條,在產地最佳的品嚐方式是生魚片,另外也可切片炒或涮,都能吃到魚肉鮮甜的美味。另外,還有一種大家最熟悉的食用方式,就是加工做成罐頭,俗稱海底雞或鮪魚的魚罐頭,有許多就是用煙仔虎魚肉製成,或許吃起來像雞肉的口感,長得也像鮪魚的身形,但他是東方齒鰆。
大海中的他
中文名:東方齒鰆
中文俗名:煙仔虎、梳齒
英文名:Striped bonito
東方齒鰆屬於大洋性中表層洄游魚種,台灣周圍海域雖然都可見到他的蹤影,但以在東部及南部海域較常見,花蓮地區在春夏兩季最常捕獲,常見魚體全長約60公分。主要以頭足類及小魚為食,在食物鏈的位階上屬於中低階,「洄遊吧FISH BAR」將他歸類為黃燈魚種。
延伸閱讀
◉台灣常見經濟性水產動植物圖鑑 -「東方齒鰆」: http://fisheasy.fa.gov.tw/ebook/fishlibrary/files/assets/basic-html/page-414.html
◉台灣魚類資料庫 -「東方齒鰆」: 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/chi/species.php?id=382492
◉FishBase - “Sarda orientalis” : https://www.fishbase.de/summary/1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