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材小巧的自助餐常客
第一次就看上眼
懷念起小時候吃飯時,媽媽會準備一人一隻肉魚給我們,能夠自己擁有一整條魚,慢慢享受的感覺真好。從小開始,肉魚就是我家練習吃魚的記憶。肉魚又叫肉鯽或是肉鯽仔,最大體長不超過30公分,此魚雖小卻肉厚,顧名思義被稱為肉魚。銀白色的側扁身形十分小巧,配上圓圓鈍鈍的嘴巴,非常討喜的可愛外型。肚子的腹鰭呈現小三角形,短小的臀鰭呢則是從身體中間一路延伸到剪刀狀的尾鰭前。
在魚市場上常見巴掌大的肉鯽仔,重量100-150克左右,一隻正好能作為一餐的蛋白質來源,是臺灣魚市場的搶手魚。有時也會看到俗稱「肉魚舅」的印度無齒鯧,外型與肉魚很像、肉質稍微粗一些,但是肉魚舅多了一個背鰭、鰓蓋上也少了肉魚的淡淡黑斑,可以用這個方式去分辨這兩種超像的魚。肉魚的黑斑是他的辨識特徵,也因此在日文被稱作「疣鯛(イボダイ(音ibodai))」。
餐桌上的他
肉鯽仔皮薄刺少,如果小朋友或長輩怕吃魚時被魚刺刺到,肉鯽仔就是很好的選擇。鮮嫩肥美的肉鯽仔,最常被拿來做成香煎肉鯽魚。將銀白色的肉鯽仔抹上薄薄的鹽巴,用小火煎至兩面「恰恰」即可上桌,一尾尾金黃色的香煎肉鯽魚讓人食指大動。這樣的庶民魚料理,有時也會出現在自助餐的餐檯上,是外食族能夠平價吃好魚的選擇。
除了基本款乾煎,肉質細緻又油脂均勻的新鮮肉鯽仔,也可以用清蒸的方式,加入一些樹子(破布子)或豆鼓汁,鮮甜的魚肉變得更加甜美,又能保留肉鯽仔的鮮嫩口感,再將醬汁淋上白飯,就是幸福的一餐。或用蔥薑辣椒做成紅燒,也是下飯又下酒的一道「紅燒肉鯽魚」。
目前市面上會看到臺灣本地捕撈與冷凍的進口,來自進口或遠洋的肉鯽仔,無論是魚體光澤、肉質、味道都會變質,流失甜味後嘗起來偏死鹹。因漁法、運送、跟保存等因素,使得鮮度、價格也有所不同。
大海中的你
中文名:刺鯧
英文俗名:Pacific rudderfish
中文俗名:肉鯽仔、肉魚、土肉
刺鯧以浮游性生物與小魚、甲殼類為主食,主要居住在沙泥質的海域裡,只有晚上才會游到表層覓食。幼魚會成群漂流,有時會躲在水母的觸鬚中,靠水母保護長大。分布在西太平洋,包含臺灣、日本南部、中國東海、南海等海域,臺灣的西部沿海、東北部與澎湖海域都能捕撈到。
身為一年四季都看得到的日常魚種,在10月到隔年3月之間是盛產期,同時因為水溫低、油脂豐厚,肉質也較為肥美。根據漁業署漁業統計年報2021年的數據,臺灣捕獲的刺鯧一年約有390公噸,捕獲方式以拖網與刺網漁法為主,但因捕撈方式對棲地與資源量會帶來一定的影響,因此目前在「臺灣海鮮選擇指南」中被列為斟酌食用的黃色燈種,仍需留意在野生資源量上的變化,所以除了魚種,漁法也是選擇永續新鮮漁獲的一個重要參考喔!
延伸閱讀
◉台灣常見經濟性水產動植物圖鑑 -「刺鯧」:
www.fa.gov.tw/book/fishlibrary/files/assets/basic-html/page-432.html#◉台灣魚類資料庫 -「刺鯧」:
fishdb.sinica.edu.tw/chi/species.php?id=381560◉FishBase - Psenopsis anomala:
fishbase.se/summary/Psenopsis-anomala.html
撰文:陳俐陵